这些坚持了十年的小习惯,改变了我一生 全球通讯

晚上好啊~兔年的第一篇推送,先祝大家兔年大吉!财源滚滚!

假期“咻”一下就过去了,好快啊,舍不得它走


【资料图】

开工第一天工作室热闹极了,大家成群结队“逗利是”,放张图感受下局部的壮观程度~小伙伴们说看着这些利是,起码减少了两成的开工压力哈哈。

年前和小伙伴们讨论“每人一个存钱小技巧”,我说,每一笔收入,我都会先存下10%,剩下的再规划其他用途。这一点之前分享理财经时写过,没想到她们都表示很惊讶。珍妮说:我还以为你早就放弃了

是哦。这么一个小动作,居然不知不觉坚持了这么久。仔细想了想,除了存钱,我还有一些小习惯也延续了好多年。回头看看,连我自己都惊叹于它们给我带来的回报和收获,让我感受到时间的力量。其实很多小事本身做起来不难,刚开始做时可能看不到什么效果,但持续做下去,在一年后、三年后、甚至十年后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强大力量

新年第一篇不如来聊聊那些我坚持了很多年并且带给我巨大收获的小习惯。当然,有些大家可能会觉得眼熟,毕竟对我很有用的之前肯定都陆陆续续聊到过。

这篇算是一个总结帖啦,希望能让你们有所启发。

例牌申明:本文不含任何商业软性植入

1. 每年做新年计划

前阵子有人问我十年计划,我愣住了。

别说十年了,我连五年计划都没有做过。可能因为比较悲观,觉得人生不可控,生活充满了变数,所以我从来不做太长远的规划。

棋手卡帕布兰卡说过一句话:“我只向前看一步,但总是正确的一步。”后半句太神了,我们普通人很难有底气这样说。但我也是“只向前看一步”。

所以每一个新年开始,我都会列年度计划,也就是年度心愿清单。

为什么要列年度计划呢?为了梳理自己内心真正想要做的事情,想清楚自己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梳理好了生活重点,才能更好地安排时间和精力。我开玩笑跟小伙伴说,就算想做一条躺平的“咸鱼”,也不是想到就能躺下,还得规划规划才能做到

一般我会在年底和年初花两到三天时间专门来做这件事。大多数时间都用来思考:过去一年做了什么,接下来一年想做什么,什么事在这个阶段对我是重要的,是很想做却没做的……

两三天时间听起来很多,但如果想想这些问题可能决定了我们接下来一年的时间和精力分配,就不算多了。

《纳瓦尔宝典》里说,人生早期有三个重大决定:在哪里生活,和谁在一起,从事什么职业。其实不止是人生早期,每一年年初,这些问题都值得专门拿出时间来思考。

记得准备好纸和笔(这个很重要),边想边列出来记下来,然后再做梳理,确定以后抄在手帐本最开头,这样每天打开都会看一下,就不会忘了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事是什么。

列年度计划我会稍微分下类,过去很多年我的分类方法很简单:工作、生活、学习;前两年开始尝试换了个更简单的维度,变成:重要的事、创造性的事。比如2022年的▼

分类根据自己的习惯来,越简单越好。但一次不要列太多,按照我的经验,六个左右是最容易实现的。

常常看到有人说,不喜欢列计划是因为最后完不成会觉得很焦虑。

我每年大概会列10个左右的计划,基本能完成6、7个就很不错了。因为我的目标并不是要完成所有的计划。只要朝自己想去的方向努力,就已经在收获了。

2. 定期复盘

哪怕每年做计划,如果不做定期的回顾和整理,也没有办法及时反省和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就可能像一个陀螺那样不停地高速转动。

无论是时间、工作、理财还是情绪,定期整理的话,很多问题会更早一些被发现。

我复盘的习惯是大而化之,尽量不超过三个指标。

比如说复盘项目,就看三个关键点:

︎付出了什么收获了什么?

︎值不值得继续做下去?

︎如果继续做下去可以怎么优化?

复盘这一年,就问自己三个关键问题:

︎今年最想做的事情做了吗?

︎有哪些觉得重要的事却没有做?为什么?

︎80%的时间和精力花在你认为重要的人和事情上了吗?

具体还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比如我有一个记录时间的小软件(我用的是aTimeLogger,也有很多其他的),上面可以设置类别,把每天主要的生活内容填进去,就会自动生成日总结、周总结、月总结,这样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在每个类别上花的时间比例大概是多少。

很多人坚持不了,可能是把复盘这件事搞得太复杂了,太纠结于细节很容易让方法论变成了目的。记住复盘主要是为了梳理自己,就不会那么纠结啦。

3. 随手记备忘录

随手记可以说是我的一种职业习惯。以前做记者养成了搜集素材和随时记录的习惯,发现对我帮助很大,就一直沿用下来了。

一开始是用本子记,现在更多用手机备忘录、微博小号或者电脑文本,啥方便就用啥记。用什么记不重要,重要的是记录习惯。

我一般都是看到、想到啥就记啥。主要分两种:

一种是有共鸣的文字或想法,看到文章觉得很有意思的一个点;

一种是自己的感受,脑子里闪过的念头和新的想法等,都会随手记下来。

我的备忘录有三个置顶,是方便自己复盘用的。

4. 每天半小时阅读

实际上应该不止半小时。

经常有人说,为什么那么忙还有时间看书。其实阅读这件事没有那么难”坚持“,因为我基本是把它当成娱乐项目。

我已经在做太多“实用”输出了,所以读书看剧奉行“无用主义”,不求甚解。大部分时候就是为了打发时间,不是为了涨知识。

因为没有学习的负担,我看书看得特别快。很多书看完我都忘了。而且是忘得一干二净。有一些书看的时候很喜欢,过一阵子或者几年以后,连写什么都不记得了。也没关系。阅读过程中看到他/她可以这样去看待一样东西,这样去描写一个事物,原来他/她是这样想,还可以这样想,就足够了。

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对,读书不是为了知道“应该是什么”,而是“原来还可以这么看”。

读书不一定能长知识,但一定能拓宽思维。

另一个很实际的收获则是:扩大了信息的边界

虽然公众号写的是实用穿搭时尚类的分享,但我在小红书微博经常会分享书、剧和歌,有人问是通过什么渠道接收这些信息。

阅读就是一个很好的渠道。文字音乐电影的品味往往是相通的,艺术是自我的表达,虽然形式不同,一定有共通之处。喜欢一个作家,你大概也会喜欢他喜欢的书、电影、音乐。同理,喜欢一个导演,你往往也会喜欢他电影的配乐、文字。

像《活下去的理由》里面的书单我都找来看了,大部分都很喜欢~

5. 每一笔收入先存下10%

终于说到存钱了。哈哈,没有放在最前面是因为关于存钱这个话题,我说了没有十次可能也有八次了

。以前专门在

理财篇

说过我为什么会开始强制储蓄。

当时是想要强制性存下一笔“抗风险基金”,用来应对可能出现的生活变动,属于除非治病救人、否则任何时候都不能动的钱。

《圣经》的法老梦里,有聊到这个话题:

法老做梦梦到7头漂亮的奶牛和7头瘦弱的奶牛,解梦人约瑟说预示着七年大丰收后紧接着会有七年饥荒。怎么办呢?他建议把每个人大丰收时1/5的粮食储存起来,应对饥荒时期。这场灾难得以解决。

这就是20%法则:每年将收入的20%放在绝对安全的地方,并不会影响当年的生活品质,但是可以避免一辈子当中发生财务危机。

这个比例因人而异。我当时设定10%,是因为难度比较小,也不会影响甚至提升生活质量,高于10%我可能会中途放弃或者临时有大的开支时取出来花掉。

一开始,10%是通过零存整取存下的(现在可能没有这个服务了),就是设定发工资第二天自动扣钱。几个月后就习惯没有这10%了。

后来范围扩大了,无论收到每一笔稿费、换房的差价还是其他收入,只要一拿到,都会先把10%存起来。这么多年下来,也是一个可观的数字了。

千万不要小看10%,当你收入增加的话,10%也会水涨船高。一定要相信时间的力量。

为什么说它非但不会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提升生活质量。一方面,存完10%后,花剩下的90%时,心理负担小了,花起钱来更开心了。另一方面,因为有了存钱的意识,不像以前那样轻易就花出去很多小钱,连剩下的90%也不会那么轻易花完了。甚至还可以存下另外一两个10%。比如说如果想装修,我就会存一笔”装修基金“,想旅行,就存一笔”旅行基金“……

6. 隔一段时间学点新东西

不一定是技能。观念认知上的学习也包含在内。这两年学习了游泳、画画、冥想,去年底开始好好学习英语(惭愧啊)。

有小伙伴问我,会定目标吗?

不会。

我并没有想成为身怀多种技能的很厉害的人,学点新东西主要是为了增加体验、拓展认知边界。

如果一直不接触新的事物,感知力会钝化,可能会错过很多美好的东西。而感知力是我认为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保持学习、接触未知和不擅长的领域,视野一层层被打开,对很多事情会心存敬畏,不会那么容易盲目自大。

保持开放的心态很重要。不囿于固有的认知,不困在自己的小世界,不断和外界交换能量。

7. 每天和家人待两个小时(喝茶)

这一点是崔斯坦补充的。我也不知道怎么展开说,因为闽南人都这样啊哈哈。

只要不出差。一家人坐在一起喝泡功夫茶是必须的,雷打不动。

可能也是因为这个小习惯,我们家人的关系非常紧密。虽然也老是小吵小闹,但没什么是一泡茶的功夫不能解决的。

8. 完成目标奖励一下自己

我每个阶段奖励自己的东西都不固定,有可能是给自己买个包包,有可能送自己一段休息的时间,有时候是奖励吃顿大餐哈哈。

总之,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给自己一点甜头,给生活加点糖~

9. 每年体检

记不清啥时候开始体检的了,大概十多年前了吧。

我每年一定要体检的理由非常简单粗暴,就是怕猝死。

以前不重视,报社体检也经常不去。但因为一直备受失眠困扰,加上经常出差,长时间高强度工作,有朋友转发一些什么猝死的新闻给我,就觉得真的要注意一下了。

很多人其实没那么关注自己的身体。你不妨现在感觉一下,上下牙是不是咬紧的状态?

很多时候情绪都会在身体上反应出来,紧张焦虑时胃会疼,压力大的时候肠容易不舒服。我们每天都在跟别人沟通,却很少跟自己的身体沟通,听不到身体发出信号和求救的信息。把身体照顾好了,心和灵的状态才会越来越好。

我每年也会带爸妈体检。和大多数父母一样,一开始很难说服她们,后来就干脆跟他们说钱都交了,你们不去也浪费了。他们也就乖乖“妥协”了

除了这些,还有一些也让我受益匪浅,也分享给你们参考,就不多展开啦:

10.把注意力放在眼前的目标做到最好

11.不知道怎么选择时,选难的那条路

12.说话时微笑看着别人的眼睛

13.相信方法论,而不是灵感或天分

14.相信长期主义。虽然不做太长期的规划,但我相信时间的力量。

15.不妄言。很多话一旦说出来就有它自己的生命力,包括我们对自己说的话。

看完这些,我知道会有人说,搞这么多,活着不累吗?

这两年大家都在追求松弛感,而这些分享听起来似乎都和松弛感背道而驰。

所以最后很想展开来聊聊这一点。

做这么多累吗?

其实当它们内化成一种习惯时,并不会觉得累。

真正让人累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每一天劳劳碌碌却不知道时间是怎么过去的。这些坚持了多年的小习惯,大部分都是让我对时间和生活保持觉知的做法。

人的本性大都是好逸恶劳的。如果松弛是指什么也不做,无所事事过每一天,我们绝对都无师自通技艺超群。

我自己是非常懒散的人,高考前大家都在备考我还在后山晒太阳、大学时天天不上课躲在宿舍睡懒觉看闲书……我一点也不后悔这些虚度过的时光。

就算现在成了别人眼中的工作狂,我还是有大量的时间花在喝茶、看各种闲书、看电影煲剧上,最近还增加了一个爱好:晒太阳,一晒就是大半天。

相比起追求“松弛”,对我更难的是“认真”。所以我写的第一本书是《今天也要认真穿》,更新了好几年的周末PLOG叫做“你认真生活的样子真好看”

正因为认真这件事,比松弛难多了,我才会不断尝试一些让自己“紧”一点的小方法,希望可以拥有更丰富的体验、拓展自己的认知边界,拥有更蓬勃的生命力。

当我们追求松弛感时,我们追求的其实是对自己对生活有足够掌控力和信心以后的从容。而只有经历过使劲儿的过程,才能慢慢拥有对自己的掌控力,收获真正的松弛~

今天就到这里啦。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过得自洽舒心~

晚安,我们明天见:)

推荐DIY文章
当前热点-笔记本win7无线网络红叉电脑网络连接不可用 只要按这个步骤检测就基本能解决网络问题
全球要闻:Win10打不开iTunes提示“bonjour服务已被禁用” 这是怎么一回事?
硬盘安装xp原版系统教程图解来了 注意:安装之前一定要先备份好驱动
win7耳麦在电脑上怎么设置 只要按照这个操作就能百分百成功 全球看点
怎么通过pe安装原版win7镜像 还不会安装的朋友快来学习本教程-速看料
焦点快报!win7系统的代理服务器如何设置 如果你也需要设置可以尝试这个方法
精彩新闻

超前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