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个人提问:天天来图书馆学习都要化妆的女生是什么心态?
羊从不惮以最恶的心揣测他人,但这个问题依然超了预料,指代性未免过强。
(资料图)
其实这类问题并不少见,上到“对穿过膝袜出门的女生看法”、下到“60岁女明星面皮没一丝皱纹是怎么想的”。
对标人群之精准,几乎囊括了所有老、中、青三代女性。
除了惊悚之外,羊没有其他形容词能表述心情。
看似是将自己摆在了局外人的身份,极力用好奇掩盖恶意,“到底什么样的女孩子会在图书馆还化妆啊...”
背后反应的逻辑其实和“抽烟喝酒就是坏女孩”:
看到姑娘眼妆浓厚打扮清凉得出结论——你一定很会玩/女生穿衣服还不是给男生(有钱人)看的“
没什么太大不同,可笑又自大。
可遗憾的是,每每有这样的声音兴起的时候,bull shit的附和声远远盖过了否认的声音,甚至很多女生还在自我pua。
相貌心理学的研究学者泽布罗维奇等人在研究中就提到过,人们拿着相片判断陌生人是否聪明的时候,她们的正确率比纯猜测好不到哪里去。
那可真奇怪,到底是谁赋予了这些人做上帝审美的权利?
装扮这件事又是从什么时候起被符号化?难道打扮必须是有目的性的吗?更有甚者,变美这件事也被强行用群体割裂。
好像只有漂亮的更漂亮才是政治正确,不够美、不够年轻还要打扮,就被迫挂上了“装嫩、换种丑法”的标签。
安福路小公主
上海安福路,常年有这样一个场景。
一身粉嫩娇俏洛丽塔洋装,拎着同色系皮制的小挎包,头上顶着碎碎的小王冠,脖颈上挂着硕大又乍眼的项链。
极贴合二次元审美的装扮,但与之相悖的是,衣着的主人并不是cosplay镜头下惯常出现的萝莉少女。
她留着比男孩子们还短的寸头,皮肤算不上白皙,身形不算傲人,就连年纪也不算轻了。
依着传统审美的束缚,肯定是极其不相称的。
所以当她最初被拍到的时候,网上恶评不断。
说她不知羞耻让人恶心:
站在制高点说,大清早的看到她真是晦气:
言之凿凿的性别攻击、外貌侮辱,都在网上排着队拿着刻薄的号码牌,准备用语言把无辜走红的“安福路小公主”推进地狱。
可“小公主”又何其无辜?她莫名走红后,接踵而来的就是路上行人对她明里暗里的指指点点:
人们不怀好意的偷拍:
甚至还有人疯狂到尾随到她的家里,只为拍那些“众神审判”后认为“有罪”的照片。
可她做错了什么?她在不为人知的岁月里,悄悄的打扮着自己,又伤害到了谁吗?
可即便恶评吞天,依旧不妨碍“小公主”第二天穿着漂亮的小洋装,潇洒自得的在安福路上散步。
她总是温柔且和善,当路人怼脸拍她,把手机几乎贴在她的鼻子上时,她也只是不骄不躁,淡淡的提醒:
后面有个车子。
至于那个把她送到如今尴尬境遇的摄影师,她再相遇也只是简单一句,“你把我拍得好丑哦。“
“小公主”被困扰了很久都没有发声,直到有记者挖出——“安福路小公主”如今的脸蛋都是因为生病必须摄入激素,才导致发胖、变丑。
那些可耻的嘘声才算叫停,评论的内容才慢慢有所好转。
看似一团和气,但羊想说的是,“安福路小公主”何止只是个个体?她代表着的,是无数个被指责“你不配变漂亮”的人群。
一个“小公主”因为生病而被谅解厚待。还有千千万万个“小公主”被咒骂、被羞辱、被攻击?
是谁规定的,健康的“安福路小公主”按自己的喜好装扮就是罪孽?
就因为她胖?就因为她年近50?还是因为她长得不符合大众意义下的“漂亮”?
攻击的背后逻辑
羊之前一直在想,到底为什么人们对于美人和丑女装扮的差异会如此之大。
前者即便也有酸言酸语,说做作,阴阳美女人造、不赚钱等。
但绝大多数的评论还是夸赞居多。
但后者只要稍微有些动作,轻则“东施效颦”,重则“丑人多作怪”,铺天盖地的人格侮辱直扑面门。
好像是什么臭水沟里的老鼠,这辈子就该悄悄的腐烂、发臭,任何试图挣扎的举动都是污人眼球的可笑手段。
直到最近一位大码模特为羊解开了疑惑。
她在网拍圈也算小有名气,还曾经上过《大有可为的我》成为了杨天真的搭档。
干干净净、没有任何哗众取宠或是难堪行为。
原本她在能够欣赏万般美好都是漂亮的地界里圈地自萌,直到一组性感写真出了圈。
她被挂到了贴吧网曝,数不清的人认为她有碍观瞻。
那些人一窝蜂的特地找到她的社交账号,只为了恶评一句“好自信的大菲柱啊”;
还有人满嘴胡话,生拉硬扯,非要粗俗的批判该女孩为“已经不是碳基生物”。
在他们的脑子里,胖子就是有罪,胖子还要穿衣打扮更罪上加罪。
对此小姑娘做出的回应铿锵有力:
男人对女性的美制定了规则,是因为在他们的想象中,娇小瘦弱的女生更容易被掌控。
“是我身体的多样性让“美”更有可能,让更多的女孩子发现,原来我都这个样子了也能活得这么潇洒。
我打破了男人对白、年轻、瘦的审美需求。男人管不了女人的审美,失去话语权,自然会发泄不满。”
羊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关于大码模特的回答。
从来没人反对大码模特,我们反对的是硬说不健康的肥胖是™多元化的美
如果某些人还觉得这很美,我就问个很糙的问题,这玩意男的看了能hard吗,女的看了会想变成ta吗?
典型的诡辩思路,稍有不慎就会被带入思想深坑。
关于这些,羊只想问两句:
1 这个世界上的美,是否必然最终要同“性”联系在一起,能生出性致的才是美?
2 你无法理解接纳的东西,就必须被判定为不美吗?
想通这两个道理,是否会得出一个新的结论?
美必然带有目的?
其实在文章最开头知乎提问的时候,有个高赞回答是这样说的:
女人打扮就是为了增加性魅力从而确定繁育权的优先地位,我身边那些素颜漂亮的姑娘们都不爱打扮,反而是姿色欠佳的女生更执着于化妆打扮。
可见天然具备繁育权的女孩子更不爱打扮,女孩子们装扮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竞争优先择偶权达到繁育权的目的。
简言之,女生打扮就是媚男。
不带任何情绪的就事论事。
事实上,人只要活着只要进行群体生活,就难免有社会属性,但以社会属性打着“为你好”的借口绞杀、冷漠,就成了恐怖事件。
任何你所无法理解的“美”,不言不语的看着就好,没人强求你必然要悦纳认同,但至少不要指手画脚。
姑娘们想打扮,从来都不是为了给谁看,不是因为想要艳遇的指定性行为,只是阳光正好,她想要打扮。
姑娘们想打扮,从不应该以年龄为限,不再是十几二十水葱般的年纪就必须顺应趋势自怨自艾再垂垂老去吗?
天赐不如人为,为什么她们就不可以没那么多肤浅的目的,没那么多无聊的框架只为本心而美呢?
变胖、变丑还想打扮,是丑人多作怪;
美人迟暮试图用打掉皱纹、提拉紧致的方式徒留岁月又被叫不够得体,不肯服输。
所以,美不美不是原罪,是超过预期以外的装束都算作罪孽,且不可恕。
那些人把过去那套裹小脚的架势拿出来对姑娘们例行绑架。
只恨不能把女孩子当成洋娃娃,但凡有不如心愿的地方就高高架起,试图用“局外人”的身份挑唆,最终用唾液压垮她们。
可惜好像搞错了主体,取悦是权力而不是义务,被取悦的个体可以是悦己者可以是自己,没人规定自己无法作为承载悦纳的主体。
退一万步,想去爱,想被爱没有任何错,女孩子为了喜欢的男生穿上不舒服的高跟鞋是勇敢不是廉价。
这些绝不可以成为那些人借以伤害、攻击的说辞。
不以受害者的姿态为伤害定罪,是一门学问。
一朵花,难道没人欣赏就不开了吗?